說到布拉格的景點,橫跨伏爾瓦他河的查理大橋應該算是數一數二的吧。
查理大橋又稱卡爾大橋,純粹只是發音的翻譯不同,是1357年由卡爾四世下令改建的,這位卡爾四世在波西米亞一帶像是國父一般的存在,布拉格內許多的重要建設,包含整個新城區在內,都是他的手筆,在他的任內,波西米亞地方盛極一時,是一位少有的明君,當然捷克的建國者另有其人,不知道該算是共黨時代的領導者、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國者,還是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開後的第一任總統,歷史是連續的,端看從哪個角度切入。
查理大橋連接舊城區與小城區,是觀光客的交通要道,在布拉格的四天裡,我們上演查理大橋走九遍的戲碼,就這麼來來回回的走,也許超過了也不一定。
查里大橋是青石的路面,兩旁有十多尊聖徒的雕像,遠方最高處可以看見那棟張揚的哥德式建築就是聖維塔大教堂,而查里大橋的建築師,就是設計聖維塔大教堂的那位建築大師。橋兩側的雕像中,最知名的莫過於聖約翰.內波穆克像。
這位聖徒是瓦茲拉夫四世時的副主教,瓦茲拉夫懷疑自己的老婆外遇,又得知他老婆常常向內波慕克告解,就下令要內波穆克告訴國王告解內容,內波穆克不從,於是國王就在查里大橋上,把副主教丟進河裡淹死,傳說中被淹死的時候旁邊出現了七顆星星,這是當時聖人的象徵,後來就被封為聖徒,現在呢,就在查里大橋上供人瞻仰,雕像的底座上有金色的浮雕,上面被觀光客摸的金光閃閃,傳說中摸到這個的會得到好運,其實要摸的是正要被丟下去的那位,而不是下面船上的士兵,那位士兵沾了聖徒的光,也是閃閃發亮。
查里大橋平時人很多的,照片上人少,是因為我們早上七點多,在吃早餐前特地跑過去拍照,不然平時橋上有各式手工藝品的小攤,操控木偶的藝人,樂器演湊,還有聲樂家等等的街頭藝人,加上大量的觀光客人流,很難一窺全貌,連摸個雕像都得排隊呢。
不免俗的來一張查里大橋與布拉格城堡的合照,看起來橋好像不長,其實有505公尺喔,寬也有十公尺,據說古代女性過橋要收費的,不知道怎麼來的規定。
既然介紹到查理大橋,當然不能不介紹兩側的橋塔,下面這張是查理大橋西側的小區橋塔,有兩個尖頭,左邊那個較矮的是舊橋原址的橋塔,建於12世紀,原橋當然已經不見了,右邊那座則是與東側舊城區橋塔相呼應的小區橋塔,可以付費登塔,想說高度比較低,我們也就沒有上去了。
下面這張則是東側的舊城區橋塔,建於14至15世紀之間,一樣可以付費登塔,書上說塔頂可以眺望查里大橋全景,還是捕捉舊城百塔林立景觀的最佳位置,當然是非上不可。
下面這張就是橋塔上的經典百塔林立的景色,橘紅色的房頂錯落有致,聖維特大教堂起了畫龍點睛的效果,其實應該拉更近,只是相機近視,那就順便把查里大橋也拍進來吧,拍的時候大概已經晚上七點左右,天色漸暗,橋上依然是遊客如織
伏爾瓦他河上的景色
等候不多時,天色已暗,華燈初上,城堡打上燈光,配上微亮的天空顯得有些夢幻,下方查里大橋路燈也亮了,遊客依然不減
下面這張雜訊多了點,是從橋塔往往舊城區看,感覺沒有舊市政廳上的view好,也就不上腳架了
話說舊城區橋塔上的小蜘蛛好多啊,不知道在此住了多少年月。
下面這張也是查理大橋與城堡的合照,只是時間來到了夜晚,不知道各位看官覺得漂亮嗎~
晚上其實沒能拍多少張照片,閃光又累又餓開始大暴走,發現我還在東張西望的亂拍,沒有要休息或是吃東西的意思,女王下令不准拍照,最後才恩准從她說話開始計時十分鐘內可以邊走邊拍...
留言列表